要聞播報

中國科學院多項成果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

日期:2022-03-01

|  來源:中科院網(wǎng)站【字號:

  2月28日,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中心(基礎研究管理中心)發(fā)布“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”,中國科學院獨立或參與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入選。

  這些成果為: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(中國科學院多家單位參與并作出重要貢獻);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(fā)射,神舟十二號、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(fā)射并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完成對接(中國科學院多家單位參與并作出重要貢獻);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(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(yè)生物技術研究所馬延和等完成);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揭示月球演化奧秘(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獻華、楊蔚、胡森、林楊挺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等完成);FAST捕獲世界最大快速射電暴樣本(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菂等完成);可編程二維62比特超導處理器“祖沖之號”的量子行走(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曉波、潘建偉等完成);揭示鳥類遷徙路線成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(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詹祥江等完成)。

  其他入選成果為:揭示SARS-CoV-2逃逸抗病毒藥物機制;實現(xiàn)高性能纖維鋰離子電池規(guī)模化制備;自供電軟機器人成功挑戰(zhàn)馬里亞納海溝。

  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”遴選活動由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中心(基礎研究管理中心)牽頭舉辦,至今已成功舉辦17屆,旨在宣傳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,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,開展基礎研究科學普及,促進公眾理解、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,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。

 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程序分為推薦、初選和終選3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2021年度,《中國基礎科學》《科技導報》《中國科學院院刊》《中國科學基金》和《科學通報》等5家編輯部共推薦了310項科學研究進展,皆是在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間正式發(fā)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。

  2021年12月,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中心(基礎研究管理中心)組織召開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初選會議,組織專家從推薦的310項科學進展中遴選出30項進展進入終選。終選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、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有關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和項目負責人、原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及項目首席科學家等350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對30項候選科學進展進行網(wǎng)上投票,得票數(shù)排名前10位的最終當選。

附件: